FCI-RN200 全自动固体径迹蚀刻系统
-
仪器原理:
径迹蚀刻法是一种被动式累积测氡技术。当氡及其子体发射的 α 粒子轰击聚碳酸脂片或 CR-39 等探测器时,会在探测器上产生亚微观型损伤径迹。随后,将探测器置于特定条件下,通过化学或电化学蚀刻的方式,使损伤径迹得以扩大,直至能够使用显微镜或自动计数装置进行观察和计数。
单位面积上的径迹数量与氡浓度和暴露时间的乘积呈正比关系,利用刻度系数便可将径迹密度精准换算为氡浓度。实际应用中,这些探测器会被放置在特定形状的采样盒(即氡杯)内,从而组成完整的采样器。
技术参数:
- 移动控制:3D方向(可自动)驱动,垂直、水平方向精度达0.1mm;
- 放大倍数:最大可达100倍(可根据射线类型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
- 探测器分析时间:≤30s(1cm×1cm,CR39);
- 径迹识别密度:不小于160 tracks/m2;
- 径迹分析区域:不小于70mm2(1cm×1cm,CR39);
- 连续工作能力:不小于150chips/h(1cm×1cm,CR39);
- 进行二次分析和统计:最多对32000个视野图片;
- 识别本底:0.5tracks/mm2;
- 重复性:≤1%;
- 线性:≤3%
蚀刻系统:
- 设备腔体:采用高强度材料;
- 自动操作:自动控制整个化学蚀刻过程,并可显示当前工作状态;
- 单次最大蚀刻数量:256个(1cm×1cm,CR-39),蚀刻数量连续可调;
- 蚀刻温度:<90℃;
- 蚀刻时间:<5h。
氡和氡子体测量单元:
- 可以对氡(Rn)和钍(Tn)及其子体(结合态和非结合态)的衰变活动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
CR-39材料:
- 厚度 1 mm,在≤280mm×280mm的尺寸范围内,可随意切割为任意指定的形状;
- 本底计数≤0.5 tracks/mm2。
氡探测器:
- 用于室内氡测量;
- 采用10mm×10 mm的CR-39作为探测元件;
- 灵敏度 为 2.0 tracks·cm-2·kBq-1·h-1·m3;
- 探测下限为5Bq/m3 (暴露时间3个月)。
氡-钍甄别探测器:
- 采用双探测器同时测量Rn-222与Rn-220浓度;
- 采用两枚10mm×10 mm的CR-39作为探测元件。
中子探测器:
- 采用两枚10mm×10 mm的CR-39作为探测元件;
- 灵敏度为3.0 tracks·mm-2·mSv-1(241Am-Be源或252Cf源);
- 探测下限为0.1 mSv(241Am-Be源或252Cf源)。
超声波清洗机:
- 整机耐腐蚀;
- 数控显示,工作温度、工作时间可调节;
- 温度控制范围0~80℃,时间0~30min根据需要自由设定;
- 装有排水阀门;
- 超声波频率:40kHz。
FCI-RN200 全自动固体径迹蚀刻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对重带电离子在固体径迹核探测器中产生并经蚀刻后的径迹进行识别与计数,进而实现对氡浓度的测量和分析。